美国 ITC 终止对深圳电池企业337调查,与朗泰沣、LiTime 达成和解!
8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基于和解协议,终止对深圳市朗泰沣电子有限公司、Shenzhen LiTime Technology Co., LTD,的337调查。这场历时数月的知识产权纠纷终于落下帷幕,和解落地,不仅为两家企业重返美国市场扫清障碍,也为中国出海企业敲响合规警钟。
【事件回顾】
2024年9月,美国LithiumHub及其关联公司在ITC发起编号为337-TA-1421的调查,指控包括深圳朗泰沣、LiTime在内的13家中美企业侵犯其两项美国专利(专利号:9,412,994与9,954,207)。ITC随后立案,并对相关企业展开调查。
337调查——基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由ITC针对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商品发起。该程序拥有“快速、高效、禁令严厉”等特征,近年来成为美国企业打击海外竞争对手的常用法律工具。
海外专利壁垒升级
Tulip专利池扩大“围堵”
来自海外的专利挑战仍在持续加剧。7月23日,欧洲专利池Tulip Innovation发布声明,旗下成员LG新能源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三起专利诉讼中全部胜诉。本次法院裁定其方形锂电池产品侵犯“电极组装结构”专利,发布销售禁令,并责令销毁库存、披露会计数据及支付赔偿金。
此前,LG能源已于2025年5月分别就其“SRS隔膜涂层技术”对该企业提起两起专利诉讼,并获胜。本次是其对该企业发起的第三起、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技术专利胜诉,被视为LG试图构建其在全球电池市场“专利护城河”的重要战役。
Tulip Innovation总部位于匈牙利,由LG新能源与松下能源联合发起,目前已整合超过1500个专利家族、5000余项专利,覆盖锂电池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核心技术领域。据德国专利媒体Juve-Patent报道,Tulip已对珠海冠宇、比克动力等多家中国电池企业提起类似诉讼,攻势正向更多企业延伸。
协会多措并举
构建企业“出海合规”支撑体系
锂电池作为全球新能源竞争的核心技术领域,已成为中国产业“出海”最关键的门槛之一。2024年,深圳锂电池出口额达651.2亿元,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市场份额稳步扩大;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海外专利风险。据WIPO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池专利纠纷同比增长37%,其中欧美市场案件占比显著上升。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相关知识产权纠纷立案占比已达30%,结案率仅为18%。部分企业因专利布局不足、风险评估薄弱,陷入应诉被动、市场封锁的困境。
面对复杂严峻的知识产权外部环境,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整合全市500余家会员单位资源,服务覆盖超6000家企业,积极构建海外知识产权合规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出海,并获得深圳市2024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优秀”等级。
搭建国家级服务平台
提升全球规则制定话语权
在海关总署、深圳海关、龙岗海关及龙岗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协会牵头组建的国家新型储能技贸评议基地于2024年12月获批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SPS(深圳)新型储能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短短一年内,评议基地在围绕欧盟电池碳足迹、回收效率、电池法本体及包装法规共提交4次特贸关注,均被海关总署采纳,提交的32条评议意见中17条被海关总署采纳,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技术攻关、国际标准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个电化学储能专利导航亮相国际
助力千亿级出口产业
电池产业作为“新三样”之一,已成为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全国锂电池产量达到1170GWh,出口总额超过4300亿元,其中深圳出口总额651亿元,占全国的15%。协会工作站发布了全国首个《电化学储能产业专利导航报告》,并成功进行国际发布,获得海内外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该成果获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官方媒体报道,为出口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国际协作网络
海外知识产权服务成果显著
目前协会已开展10余场海外专利及侵权防范培训,牵头组织80余场海内外交流考察,深入美国、比利时、英国、泰国、马来西亚等重点市场,通过设立在东盟、欧洲、北美等10多个海外联络站,发布“出海合规包”,涵盖各国知识产权法规和市场准入政策,有效支撑产业链企业实现“合规出海、安心出海”。
专题培训交流
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竞争力
10+次专题培训
为提升电池行业企业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协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系统开展专利布局、海外申请、侵权分析、融资导航、成果转化等培训,助力行业专利导航与国际维权能力不断加强。
30+次名企交流
协会深入走访新宙邦、比亚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专利战略、风险防控、商业秘密管理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夯实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
构建法律服务体系
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
协会作为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组织,联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国首个新能源电池行业“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为企业提供涵盖专利侵权、商标纠纷、商业秘密保护等的一站式法律服务。该中心工作成效突出,被列入两级法院典型案例及政府工作报告,获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等媒体关注报道。
协会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挑战,第一时间对美国337调查以及欧洲郁金香专利池发出预警,联合各方力量指导企业积极应诉。还成功帮助国产新星“好电科技”应诉国际巨头“日本瑞翁”无效涉诉专利,有效提升了我国电池企业国际法律保障能力。
此外,协会会长陈寿连续三届担任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秘书长李小祎履行陪审员职责,协会专家委员会广泛参与仲裁与审判,为电池储能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未来,协会将继续秉持“赋能创新·守护全球化竞争力”的理念,立足技贸评议基地,深化国际知识产权交流,助力“新三样”产品出海,提升储能产业全球竞争力与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依托解纷中心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行业DBA领军人才项目,融合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培养战略型行业领袖。同时,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借力海外展会、商务团等渠道,提供一站式信息查询、成果对接与政策宣传,深化产学研融合,搭建跨境合作桥梁,助力更多企业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
- 锂源科技四川园区第二期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 2021年12月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6GWh,全年累计219.7GWh
- “中国锂电第一城”不是宁德,也不是新余,而是它!
- 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不再要求180Wh/kg!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发布
- 总投资70亿元 欣旺达、川恒股份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北交所开市:900亿 市值一哥“贝特瑞”
- 10个方面31项具体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正式印发
- 吉阳智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
- 吉阳智能承办"数字化车间集成国家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 工信部: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开始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