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电池市场超千亿元 龙头企业竞相布局 | 深电协盘点
01、eVTOL发展前景广阔,国内即将迎来量产
当前,eVTOL技术路线多,各主机厂技术迭代,产品落地加速。具体来看,亿航智能EH216-S已成功取得适航“三大通行证”,峰飞V2000CG已取得TC,峰飞科技、小鹏汇天等多家主机厂eVTOL型号TC申请均已获受理,市场预计2026起TC证密集落地。
02、eVTOL电池: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
作为eVTOL技术的核心组件,航空电池技术的要求远高于传统电池。具体来看,电池功率密度决定了eVTOL是否可以安全起飞和着陆,能量密度大致决定了eVTOL的航程范围。eVTOL垂直起飞所需要的动力是地面行驶的10-15倍,当前eVTOL电池能量密度可达285Wh/kg水平,但目前市面主流eVTOL续航仅约20分钟-1.5小时,商用门槛高达400Wh/kg,且未来能量密度要求将会达到1000Wh/kg,远高于当前车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eVTOL电池能量密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充放电倍率方面,eVTOL的飞行需要经历起飞、巡航、悬停等阶段,其中起降阶段要求电池的瞬间充放电倍率在5C以上。
安全性能方面,eVTOL电池安全性要求格外严苛,需保障飞行汽车出现安全事故时,仍然能够安全着陆,不仅要求电池自身安全性达标,还要求电池系统在其他系统损坏时仍能保障动力。
循环寿命方面,电池循环寿命直接影响电池更换频率,高充放电寿命可以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
综合来看,eVTOL要求电池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
03、eVTOL电池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在单天飞行8次,电池循环寿命1000圈的假设下,电池的更换次数14次,在eVTOL20年生命周期内,30年累计国内eVTOL需求量预计为16316架,假设更换均价单机45万元,eVTOL电池后装市场空间约1028亿元。
图1:国内eVTOL给电池带来前装/后装市场预测(2030年,亿元)
04、宁德时代等竞相布局超eVTOL电池市场
在政策及市场双重驱动下,国内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国轩高科等电池制造商竞相加速布局eVTOL电池领域。当前eVTOL飞行器电池多路线并行开发。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用于电动航空的电池包括凝聚态电池(宁德时代)、圆柱电池(蔚蓝锂芯、正力新能、国轩高科等)、软包电池(孚能科技等)、固态电池(欣视界、恩力动力、麻省固能等)。
05、技术趋势:固态/半固态电池或为未来主流路线
目前eVTOL电池主流在研技术路线有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两种,其中,氢燃料电池尽管具备能量密度高(600Wh/kg-1000Wh/kg)、充能速度快、低温性能好等优势,但其功率密度尚不能满足eVTOL对于峰值功率密度要求,且其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市场预计氢锂混动系统有望成为过渡。而锂电池属于当前商业化进展较为领先的eVTOL电池技术路线,当前多家企业主攻高镍三元+硅基负极体系方案,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此外,软包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放电性能、和更轻重量等优势,加之,eVTOL对电池价格宽容度高,软包电池有望成为eVTOL电池中期主流方案,目前美国空中电动出租车初创公司Joby及孚能科技等在eVTOL电池开发商均采用软包电池。
不过,由于eVTOL对于电池包能量密度和峰值功率密度的理想要求分别400-500Wh/kg和1.5-2.0kW/kg,目前已量产的前沿锂电池技术基本难以兼顾eVTOL两者要求,市场主要通过研发固态/半固态锂电池去提升能量密度上限和安全性来适应eVTOL应用场景。目前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在400Wh/kg以上(欣视界当前固态电池450Wh/kg以上),且放电倍率性能优异,最新实验室固态电池产品已可达5C倍率6000次循环。
综合来看,eVTOL电池产业技术发展,将呈现出短期以软包体系下锂电池三元技术路线为过渡,中长期将向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演进。
相关文章
- 锂源科技四川园区第二期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 2021年12月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6GWh,全年累计219.7GWh
- “中国锂电第一城”不是宁德,也不是新余,而是它!
- 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不再要求180Wh/kg!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发布
- 总投资70亿元 欣旺达、川恒股份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北交所开市:900亿 市值一哥“贝特瑞”
- 10个方面31项具体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正式印发
- 吉阳智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
- 吉阳智能承办"数字化车间集成国家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 工信部: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开始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