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市场观察>正文

市场观察

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榜单出炉 中企市占率突破65%

佚名2024-09-18
据统计,2024年1-7月,全球市场电动汽车(含纯电、插电混动、油电混动)用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 434.4GWh,同比增长 22.4%。在1-7月全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6家中国电池企业持续上榜,其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和欣旺达;还有3家韩国企业和1家日本企业上榜。

据韩国SNE Research最新统计,2024年1-7月,全球市场电动汽车(含纯电、插电混动、油电混动)用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 434.4GWh,同比增长 22.4%。


在1-7月全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6家中国电池企业持续上榜,其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和欣旺达;还有3家韩国企业和1家日本企业上榜。


image.png


我们以很直观的看到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被中日韩三国占领,通过简单的分析我们能发现全球动力电池超过90%的市场都被中日韩三国瓜分了。其中中国占65.3%,韩国占21.4%,日本占4.3%。可以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9成归亚洲,7成归中国。



历史优势


其实早在2015年,中日韩三国超强的局面就已初步显现。到了2016年,更是开启了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十均被中日韩企业占领之路。


image.png


在动力电池领域“三国鼎立”的中日韩在劳动力、工业体系、技术人才以及资本方面的多年积累使其最终在全球竞争中具备了绝对优势。


早在1991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锂电产业随之逐步扩展到韩国和中国,加之东亚地区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锂电的生产规模快速增长。


当电动汽车开始成为锂离子电池新的更大的应用市场时,锂离子电池已经商业化成熟的中日韩多年来所形成的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且高效,顺势切入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对于它们来说具有天然优势。而擅长“大规模制造”的东亚地区,毋庸置疑,电池成本也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快速下降。


资源丰富


构成动力电池的关键矿产资源包括:锂、铜、钴、镍、锰、石墨等。而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8.7%、陆地总面积的29.4%。在世界广泛应用的80多种常见矿产中,亚洲至少有38种矿产的储量世界占比超过30%;其中,硼、镓的储量世界占比超过了90%,铬铁矿、天然气、锡、重晶石、钨、稀土、锑的储量世界占比超过了70%,石油、钽、钒、锰的储量世界占比均在50%以上;新能源矿产中镍、石墨、萤石的储量世界占比均在30%以上;而且,亚洲已超过大洋洲成为全球镍储量最丰富的大洲、超过非洲成为全球铝土矿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美国的锂、钴、镍、锰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球储量的3.5%、0.7%、0.1%和17.7%,石墨对外依存度几乎高达100%。


而欧洲的环境保护法禁止开采锂矿,况且欧洲的锂矿资源本身就很短缺,矿山的开采和初级冶炼,都不在欧盟领土范围内。


欧美原材料加工高度依赖海外


在中游的原材料加工环节,欧美高度依赖海外。动力电池的四大主材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彭博BloombergNEF数据显示,美国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制造产能占全球的比重分别是10%、2%和6%。


欧洲主要的材料供应商是优美科和巴斯夫,专注于三元正极领域。然而,在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领域,欧洲的本土供应商几乎一片空白。如今欧洲电池企业在供应链上则高度依赖中国企业,以Northvolt为例,该公司隔膜、电解液、设备、氢氧化锂等均采购自中国企业。



七成市场归中国



完整的产业链、巨大的市场需求、政府政策支持和补贴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扩张。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更是一步步的飙升从2015年的16%到2022年更是首次突破50%达到59.8%、2023年突破60%达到62.9%,再到今年的65.3%将近占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7成。


原材料方面中国拥有刚果的大部分钴矿,控制着全球41%的钴矿开采和半数以上的锂矿开采。而且中国矿产资源丰富,能稳定供应镍、锰和石墨等电池原材料。而且不管是在正极、负极、隔膜还是电解液,中国市场基本承接了全球四大主材超7成的产能。中国在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料和关键矿物生产上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确保了原材料的供应和成本控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几乎全都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为动力电池企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机会。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补贴。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已把逾1300亿美元的钱花在鼓励研究、政府合同和消费者补贴上,使国内厂家在生产、设备,以及产品设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电动汽车购买者享有退税、更便宜的车辆登记、优先停车位等福利,以及覆盖范围广的充电网络。


中国电池产业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果,离不开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业链完善等方面的不懈努力。为广泛凝聚共识、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发展路径,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中国电池龙头企业,将会于2024年9月10日参加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大会以“向新出发 质行致远”为主题,将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各界嘉宾,汇集材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共话“电动中国”!

image.png


长按二维码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