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储能IPO公司财务分析:储能产业发展到哪了?
01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行业生命周期又称为产业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把所有的行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四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导入期 因行业刚出现不久,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行业技术方向、商业模式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财务方面,行业内公司营收普遍较小,期间费用率高高在上、业内企业普遍亏损。 成长期 行业需求高速增长,行业技术研发方向和目标客户相对确定;财务上,行业内企业尤其是龙头公司营收及利润普遍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成熟期 行业技术水平非常成熟,市场竞争格局已经确立。市场规模仍在增长,但是增速相对较低(年复合增长率:0%-10%)。 衰退期 行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销售相对比较困难,市场规模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 图1:行业生命周期曲线图 02 核心储能企业经营数据分析 我们选取14家单独披露储能业务,且其储能营收在其细分领域排名前四的储能上市公司或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拟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分析储能行业。 由于大部分公司在经营储能业务外还有较大比例的其他业务,为使相关数据尽量体现储能业务的特点,我们在分析公司整体财务表现同时,重点列示了储能业务营收,毛利率指标上仅体现公司储能业务毛利率。从储能业务营收看,14家公司储能业务均保持高速的复合增长。其中,储能业务实现百亿级营收的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二者储能营收分别高达449.8亿元和101.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0.2%和222.7%;12家公司中50-100亿营收的仅派能科技一家,大部分公司储能业务营收体量在10亿元-30亿元区间,仅主营电池管理系统的华塑科技营收低于1亿元;净利润方面,仅瑞浦兰均2022年上半年仍在亏损,主要是公司研发费用率较高,2019-2022H1,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20.3%、8%、11.6%和6.4%,使得公司数年期间费用率较高,且低于当期毛利率。 表1:14家重点储能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单位:亿元) 毛利率和期间费用 分产业链环节看,储能电池环节毛利率相对偏低,2022年宁德时代、瑞浦兰均和国轩高科储能业务毛利率落在10%-20%区间;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和系统集成环节的毛利率在17%-25%区间;储能逆变器和便携式储能环节毛利率相对偏高,为30%-45%,综合来看,储能行业的毛利率高于制造业成熟行业的平均水平。 图2:14家公司储能业务毛利率(%) 期间费用包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四费部分,除便携式储能公司华宝新能外,13家重点储能企业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普遍在8%-20%区间,且大部分公司期间费用率低于15%。而华宝新能期间费用率高达34.35%,主要系销售费用率高达20%以上。整体来看,储能行业期间费用率并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这或表明储能行业尤其是龙头公司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研发费用方面,14家储能企业研发费用率为3%-8%之间,但以储能业务占比高的派能科技(储能占比98.6%)、艾罗能源(储能占比81.9%)和海博思创(储能占比93.5%)来看,2022年3家公司研发费用分别3.82亿元、1.51亿元和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9%、169.6%和67.9%,或表明当前储能行业的研发投入依然较大。 图3:14家储能公司期间费用率(%) 图4:14家储能公司研发费用率(%) 企业融资额 结合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和14家储能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可知,当前储能产业已迈入产业成长期阶段,而企业成长阶段高速扩张势必需要资本加持。从14家储能核心公司IPO数据看,2022年以来,储能企业IPO节奏明显加快,这显然与储能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密不可分,2022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7.3GW/15.9GWh,同比增长200%,这无疑契合了资本天然逐利的本性。未来随着储能产业大幕的持续铺开,储能企业有望持续逐鹿资本市场,占据重要一席。 表2:储能企业在IPO报告期内的融资额
相关文章
- 锂源科技四川园区第二期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 2021年12月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6GWh,全年累计219.7GWh
- “中国锂电第一城”不是宁德,也不是新余,而是它!
- 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不再要求180Wh/kg!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发布
- 总投资70亿元 欣旺达、川恒股份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北交所开市:900亿 市值一哥“贝特瑞”
- 10个方面31项具体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正式印发
- 吉阳智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
- 吉阳智能承办"数字化车间集成国家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 工信部: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开始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