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超充产业链企业都做了哪些布局?|深电协盘点
近日,深圳市发改革委正式印发实施《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规划”明确了深圳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原则及“超充之城”建设“路线图”,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24年底,建成技术全球领先、场景多元覆盖的超充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电力需求调配互动机制日趋成熟,加快形成企业、技术、场景等生态优势,树立“深圳超充”品牌形象。
今年6月29日,2023年国际数字能源展上,深圳市建设“超充之城”正式启动。今年8月16日,宁德时代首款磷酸铁锂4C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9月8日,特斯拉宣布,已在全球部署超过5万个超级充电桩,超充桩可以在15分钟内增加200英里的续航里程;今年国庆出行期间,由华为数字能源助力打造的318川藏超充绿廊的多个全液冷超充站正式上线,超充热点事件一件接着一件,预示着电动车超充产业已经广受市场关注。
目前电动车仍面临一定的续航、补能、安全焦虑,而电动车超充产业的发展可以同时解决续航和补能痛点,这也是产业链上下游争相布局的主要原因。
所谓“超充”本质上也是“直流充电桩”,无非就是功率更大而已。当前,行业内通常将功率120KW以上的“品牌专属直流充电桩”称之为“超充”。超充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除了电池端的发力,仍需要电池、车、充电桩等多方全面配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具体来看,电动车车端需要配置高压电气架构,整车三电设备需要具备耐温耐压、防腐蚀特性,电池需要具备4-6C高速充电技术,充电设备需具有发热保护、充电线缆冷却降温技术。
表1 超充各环节升级部件及对应技术或材料需求
在电池技术研发方面,超快充电池技术的突破,需要在材料体系、电芯结构、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2022年以来,孚能科技、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各大电池厂陆续推出超、快充动力电池,或将开启动力电池快充全面发展之路。
表2 国内超、快充电池布局企业
车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只有3%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搭载了800V高压平台,而且车价都在25万元以上,大多主机厂仍然采用400伏的中低压平台的架构。目前已有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比亚迪等多家车企陆续推出了800V高压电气架构以及450kW以上的超级快充方案。
表3 全球车企超、快充布局情况
除了车端的高电压升级外,超充电桩的配套也是突破快充瓶颈举措之一。目前市场已经有240kW、360kW、480kW的大功率直流桩实现出货,但占比仍很低。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公共直流桩的充电功率普遍在60kW-150kW,占比近九成。单枪150kW 以上的公共直流桩占比仅为5%。而大功率快充桩显然已经成为充电桩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很多新能源汽车造车势力也入局了超级充电站的建设。
表4 车企大力布局超级充电站
此外,伴随大功率快充曝光度的提高,液冷超充技术似乎也火了。目前的液冷超充还处于起步阶段,液冷超充桩,液冷枪渗透率都比较低,伴随快充的加速发展,液冷枪等渗透率会加速提升。
表5 布局液冷充电桩企业
相关文章
- 锂源科技四川园区第二期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 2021年12月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6GWh,全年累计219.7GWh
- “中国锂电第一城”不是宁德,也不是新余,而是它!
- 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不再要求180Wh/kg!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发布
- 总投资70亿元 欣旺达、川恒股份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北交所开市:900亿 市值一哥“贝特瑞”
- 10个方面31项具体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正式印发
- 吉阳智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
- 吉阳智能承办"数字化车间集成国家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 工信部: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开始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