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企业动态>正文

企业动态

松下&贝特瑞14年最佳拍档 “卷”出全球竞争力

佚名2024-07-16
在新能源的浪潮中,贝特瑞与松下这对跨越国界的合作伙伴,用十四年的默契书写了一段共赢的传奇。深圳,这座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城市,见证了他们的友谊与合作。

在新能源的浪潮中,贝特瑞与松下这对跨越国界的合作伙伴,用十四年的默契书写了一段共赢的传奇。深圳,这座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城市,见证了他们的友谊与合作。

十四年全球TOP1支撑松下锻造全球竞争力

深圳是松下在中国深耕细作、共谋发展的战略要地,每年松下集团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都会多次造访。在最近的一次深圳卫视专访中,本间哲朗道出了他此行的重要目的——拜访贝特瑞,这位长期为松下提供优质动力电池及一般电池材料的重要供应商。

微信图片_20240717113316.png

协会名誉会长单位贝特瑞连续14年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同时也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锂电池头部企业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科技创新型企业。

本间哲朗:在全球生存下去,理所当然选择最好的合作伙伴

微信图片_20240717113507.png

贝特瑞与松下的合作已长达14年之久,松下向贝特瑞采购的动力电池及一般电池材料,不仅用于日本、美国、中国的工厂,更是为松下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微信图片_20240717113629.jpg

2023年7月7日,在日本举行的松下能源供应商大会上,贝特瑞凭借卓越的客户服务能力和产品实力荣获松下“势在必行”经营贡献奖,松下能源社长只信一生为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颁奖。据悉,贝特瑞是此次大会上唯一一家获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此次获奖不仅是松下对贝特瑞产品质量的肯定,更是对双方长期紧密合作关系的有力证明。

创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松下产品从这里走向全球

也许在国人眼里,松下是一家传统的家电企业,但本间哲朗表示,中国松下的家电产业只占中国行业务的30%左右,剩下的65%都是电子零部件产业、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装备等BtoB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方面,除了动力电池,松下有35种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在中国研发、制造,销往全球。

微信图片_20240717113807.png

目前,松下在华的产业聚焦在新能源汽车、“健康智能住空间”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支撑。本间哲朗表示,松下为中国的制造业提供各种各样的零部件或自动化的设备,同时,几乎所有的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基地都设在中国。这种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松下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的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40717113850.png

本间哲朗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中国日本商会会长,他表示,据中国日本商会最新调研问卷显示,56%日企增加或保持在华投资。这表示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认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中国主要被日本企业视为制造业大国,以其庞大的生产能力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着大量投资。随着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崛起,日本企业开始将中国视为创新大国、工程师大国。松下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将中国视为海外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过去的36年里,松下在中国的业务占比从不足2%增长到23%,充分展示了松下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投入。

贝特瑞,不止负极

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从创立之初,贝特瑞一直布局电池负极材料这一细分领域。到2006年,贝特瑞的负极材料市占率已经来到国内第一,仅仅4年之后,也就是2010年,贝特瑞的负极出货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成为负极材料的世界级龙头公司,而这个过程,一共只花了短短的10年。

2月27日,在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在深圳市光明区召开的广东省民营企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动员部署会上,市政协委员、协会名誉会长、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贝特瑞近五年研发投入累计已超过25亿元。
作为一家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企业,贝特瑞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引领产品技术创新,构建长期竞争优势。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9.58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2%。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公司在硅基负极、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领域、钠电池等领域都收获了丰硕的产品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