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赛道千帆竞发 鹏辉新品发布 两年后可实现量产!
8月28日,备受业界关注的鹏辉能源举行了2024年产品及技术发布会,鹏辉能源的全固态电池正式揭开面纱。在发布会上,鹏辉能源发布了第一代固态电池20Ah和2000mAh这两款软包全固态电池,以及低温户储电池新品和590Ah大容量电力储能电芯新品,并现场展示了20Ah全固态电池实物。
杜绝冒烟、起火、爆炸
在此次发布会上鹏辉能源展示了自研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完全采用无机固态电解质替代隔膜与电解液,消除了有机电解液的安全隐患,为下一代高性能固态电池开发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鹏辉能源称,得益于自研复合固态电解质、高导热添加剂、自动安全机制三重安全防线,第一代固态电池可以通过最严苛的针刺试验,受到针刺时,能迅速导出并抑制内部能量释放,有效确保固态电池各组件在极端条件下依然保持完整性,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从源头避免危险发生。
新工艺 宽温域 高性价比
鹏辉全固态电池之所以能突破传统固态电池不够稳定,易起火爆炸的局限,离不开鹏辉能源独创的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实现了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创新,解决了氧化物电解质的制备工艺难题,极大推动了鹏辉能源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传统氧化物电解质需高温烧结为致密陶瓷,工艺能耗高且效率低,同时,陶瓷固有脆性,也使其难以制备大容量电芯。通过独特的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鹏辉能源成功绕开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高温烧结过程,避开陶瓷材料固有脆性,大幅简化工艺。采用此工艺的固态电池,整体成本相较常规锂电成本预计仅高出15%左右。未来3~5年,随着工艺不断优化及材料进一步降本,有望达到与常规锂电相同成本。
鹏辉能源第一代固态电池,宽温域性能优异。已经能够在-20℃至85℃的宽温域内稳定工作,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2025年,在材料端搭配使用更高比例硅基负极后,能量密度将达300Wh/kg以上。能在极端环境下正常工作,能适用于极寒到酷暑各种复杂气候,对于需要严苛环境中工作的设备如航天器、户外探测设备等意义重大。宽温域的固态电池,更稳定的能量输出,更低的设备维护频率和成本,性价比更高
全固态电池赛道 千帆竞渡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寿命方面。作为电池行业的未来之星,固态电池则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快速充电等优势,早已成为各大企业竞相布局的重点领域。
对于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鹏辉能源表示,公司在技术工艺及配套设备方面正在推进相关切实工作。公司预计,2025年启动中试研发并小规模生产,2026年将正式建立产线并批量生产。
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公司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并有望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亿纬锂能在首届锂电池大会上披露,公司全固态电池计划分两步走,预计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的突破,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2028年,进一步推出具有400Wh/Kg高比能量的全固态电池。
欣旺达公司宣布其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样品正在进行中试试验,而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2025年完成产品开发。
鹏辉能源的固态电池有着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再加上“自动安全机制”,真正做到了人们期望中固态电池的性能:本质安全。此次鹏辉能源全固态电池研发新突破,无疑将加速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步伐,开启固态电池产业的新纪元。
2024年9月10日,鹏辉能源研究院院长李纾黎,将会出席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在深圳召开的“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点此查看详情),并发表演讲,讨论高倍率电池在低空经济场景的应用探索。届时将汇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围绕电池行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卡点、节点展开探讨,共绘“升空起 培育融合发展赛道”新篇章。
长按二维码立即报名
相关文章
- 锂源科技四川园区第二期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 2021年12月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6GWh,全年累计219.7GWh
- “中国锂电第一城”不是宁德,也不是新余,而是它!
- 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不再要求180Wh/kg!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发布
- 总投资70亿元 欣旺达、川恒股份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北交所开市:900亿 市值一哥“贝特瑞”
- 10个方面31项具体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正式印发
- 吉阳智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
- 吉阳智能承办"数字化车间集成国家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 工信部: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开始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