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2024年归母净利润9.30亿元,技术+出海夯实全球竞争力
4月15日,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单位——全球新能源材料龙头贝特瑞同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ESG报告。年报显示,贝特瑞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0亿元;总资产333.47亿元,同比增长13.49%;净资产122.27亿元,同比增长5.67%。2024年,公司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展现强大的经营韧性和市场竞争力。而2024年ESG报告则全面展现了贝特瑞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等责任领域的实践成果,标志着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了解,2024年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面对行业价格战白热化、产能过剩加剧、技术迭代加速的三重压力下,贝特瑞抓住产业调整期,提升产业链整合与优化能力,扩大市场、供应链、生产和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负极+正极+先进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从“负极”开拓领域,从“正极”进入高端,从“先进新材料”创新驱动,不断巩固自身的行业龙头地位。
负极材料销量再创新高
连续十五年全球领先
2024年的新能源材料行业堪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全球负极材料产能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35%,但需求增速仅为20%,行业平均开工率不足60%,价格同比下跌30%。另一方面,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加速商业化,硅基负极、高镍正极等材料创新进入深水区,华为、宁德时代等巨头纷纷加码专利布局。
作为全球领先的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贝特瑞凭借电池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负极材料的性能和成本效益,负极材料市占率已连续十五年保持全球领先。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销量超过43万吨,全球市占率超过21%,实现营收106.92亿元。
在市场稳步扩张的同时,贝特瑞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及精益管理。一方面,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优化品质管理;另一方面,从原材料、核心工序等入手,推动重大技术革新和重大降本专项,实现产品综合成本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109.6亿元,同比下降47.01%;整体毛利率23.02%,同比提升5.36%,对抗周期波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持续提升。
以创新驱动发展
以产品力构筑护城河
贝特瑞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5.42%,达到历史高位。截止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的国内、国际专利692项,主导及参与49项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024年,公司重磅推出快充T石墨负极,通过精密的结构化设计,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赋能未来绿色出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形成了独特的“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发展模式,有效产能已达5000吨/年,产能与出货量均位居行业之首。目前硅基负极产品已开发至超高容量第六代产品,拥有硅碳、硅氧和新型气相硅三条技术路线,并于2024年成功导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实现了在国内外“46”系列大圆柱项目中的全面突破。
在固态电池领域,贝特瑞优先开发半固态关键材料(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布局全固态关键材料(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同时储备相应工艺技术,年产能突破百吨级。公司已开发出多款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其中低成本、高离子电导率的LATP(磷酸钛铝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
率先布局海外市场
获取增量市场空间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海外市场需求展现出的巨大增长潜力,“出海”成为国内新能源企业的必选题。目前,贝特瑞在中国拥有20余家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以印尼基地、摩洛哥基地及日、韩、欧洲分子公司等海外布局为支撑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在全球化方面已走在行业前列。
贝特瑞印尼
2024年,贝特瑞的全球化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加速建设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并于8月7日正式投产,填补了印尼乃至整个东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空白,为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年,贝特瑞增资建设印尼年产8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并启动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8月13日,公司再次选址摩洛哥拟布局6万吨负极产能,形成“正极+负极”的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全球产业链布局,提升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ESG发力
绿色制造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作为企业的第二张报表,贝特瑞的ESG实践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获数央网2024 GZCF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奖认证;获评工业与信息化部2024年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2024年是全球能源革命纵深推进的一年,公司以创新基因驱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彰显ESG价值的答卷。公司以43万吨负极材料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相当于全球每四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使用贝特瑞的“绿色心脏”。印尼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全球化战略迈入新纪元,彰显了“技术+绿色”双轮驱动的战略定力。此外,贝特瑞还提出将ESG打造成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树立融入企业经营的ESG文化,建立严格的ESG标准,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满意的绿色产品。
在绿色生产上,贝特瑞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目前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座,公司总部及各子公司环保投入13,987.31万元;同时,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公司总部及各子公司取得9个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年度实现节能总量3,794.56吨标准煤。
贝特瑞还将ESG理念深度植入供应商准入、评估与赋能的全周期,完善供应链全流程管理体系,打造产业生态共同体。2024年完成供应商ESG尽职调查和欧盟电池法案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站在新能源变革的关键节点,贝特瑞用一份年报展示了经营实力,用一份ESG报告体现了企业责任。从深圳走向世界,从材料走向绿色生态,贝特瑞正在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公司表示,贝特瑞始终保持着领先的步伐,不断超越自我,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国际垄断、通过全球化布局重构供应链、通过生态协同引领行业标准,持续拓展了公司的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向未来,贝特瑞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 + 绿色智造”的双引擎战略:不断加码新能源材料研发,筹建零碳示范工厂,推动ESG指标纳入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新能源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锂源科技四川园区第二期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 2021年12月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6GWh,全年累计219.7GWh
- “中国锂电第一城”不是宁德,也不是新余,而是它!
- 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不再要求180Wh/kg!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发布
- 总投资70亿元 欣旺达、川恒股份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北交所开市:900亿 市值一哥“贝特瑞”
- 10个方面31项具体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正式印发
- 吉阳智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
- 吉阳智能承办"数字化车间集成国家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 工信部: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开始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