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寻觅“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 我会会长受邀出席“光明夜话”
5月23日,光明区政协在光明湖畔举办2024年第一场“光明夜话”。来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园、科创企业与高校的8位嘉宾,围绕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行了交流分享。
光明区委书记蔡颖,光明区政协主席陈秋明,光明区委常委姚高科、李兴亮,光明区政协副主席麦耀明、席卫忠出席活动。
蔡颖表示,在研究端与产业端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光明区串珠成链,强化顶层设计、打造良好生态,让各种资源在此发生“化学反应”,也促进了“政产学研”的全新贯通。
“四链”融合加速,创新动能澎湃涌动
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寿认为,如何利用好这些创新资源,通过“政产学研”高效协同,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相互牵引、闭环支撑,是光明区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陈寿认为,构建“四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目前产业痛点除生产场地外,还面临办理许可证难、对接产业链难的问题。陈寿建议光明区一方面加大在行业所需空间规划的建设力度,吸引企业将研发、中试环节放在光明,增加对企业的粘性。另一方面考虑到大规模生产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主动谋划,协调成立飞地园区与政府审批资源,解决配套动力排污等公共服务问题,以推动产业化发展。
激活创新源头,“从 0 到 1”迈向“从1 到 N
多方合作共赢,打造新能源产业一流生态
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核心承载区,光明区围绕全市“20+8”产业布局,集中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为企业攻克核心技术提供关键的“科学重器”,加速推进集群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是光明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之一。光明区目前聚集了贝特瑞、欣旺达、智佳能、星源材质、首通新能源等一批锂电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基础扎实,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同时,光明区正在打造平方公里级的新能源新型产业社区,与深圳资本集团、深圳能源集团合作推出新能源产业基金,为光明区打造了新能源产业一流生态,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
去年11月,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北京理工大、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第十七届)动力锂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光明区天安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张久俊等行业产业技术专家学者,以及贝特瑞、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吉阳智能等超600位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与会。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的高端学术盛会,该论坛已成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平台,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能源储存技术及使用方式。
-
上一篇
走访学习交流日 | 走访理事单位欧米加
为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需求,增强协会与会员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协会服务水平。5月24日,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副秘书长窦海慧、钟佳一行走访了协会理事单位深圳市欧米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米加)并颁发理事单位会牌。 欧米加董事长刘会龙携公司高管等对协会的到访热情欢迎和接待。
-
下一篇
即将发布!全国首部《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地方标准通过技术审查
5月23日,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组织的深圳市地方标准《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专家评审会在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顺利召开。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基层基础处领导主持会议。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小祎与本标准起草组成员出席会议。 为使评审工作专业高效开展,评审会邀请了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副院长周頔,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绿色发展和环境研究所所长许立杰,中国矿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张国维,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湘立,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衣守忠、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武俊伟,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工程师张哲旭等担任评审专家,并推选周頔担任专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