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协会产教融合展新篇
12月23日,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的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作为联合体理事单位受邀参会,与其他理事单位共同探讨如何高质量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落实教育部及广东省、深圳市关于联合体建设的相关要求。
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于2023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由深圳市政府统筹,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区政府、高校、职业院校、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近70家单位组建,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建领在致辞中介绍了联合体成立的背景和学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并表示将全力以赴在联合体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协调校内外产教资源,高标准、高质量持续推进联合体建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俊风表示,华为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资源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区域服务为落脚点,为高质量推进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持续贡献华为的智慧与力量。
市教育局总督学蔡茂洲指出,联合体要紧盯既定目标任务,加快凝聚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最大合力,持续深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四个合作,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训等五大建设,以高水平职业教育赋能深圳发展、赋能强国建设。
会议发布了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共识。会议一致认为,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党和国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安排,对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与竞争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会议强调,要发挥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资源优势,探索构建职业教育助推深圳产业发展、深圳产业发展厚植职业教育根基的双赢模式。会议倡议,联合体成员单位加强合作,携手同行,共同构建开放、融通、优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提升深圳职业教育、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乃至中国职业教育影响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审议通过了联合体章程、联合体第一届理事会组成单位名单、联合体工作进展及2025年度工作计划。许建领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作为联合体理事会秘书处,深职大将严格按照《章程》赋予的职责,做好联合体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为打造高质量、高水平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华为ICT学院、大族激光产业学院、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研究院等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关于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
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自成立以来,持续加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四个合作”:
深化合作办学,联合园区头部企业共建华为ICT学院,持续建设18所特色产业学院,打造3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加强合作育人,与园区内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试点专业17个,长学制试点专业18个,1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深化合作就业,与园区企业长期开展实习实训与就业合作,近三年平均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8%;
深化合作发展,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建各类应用技术平台、智库39个,与香港职训局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累计建成13个“深圳数字工坊”,创办了国内第一本英文职业教育国际期刊《职业·技术·教育》。
持续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训等“五金”建设,开设16个本科专业,牵头教育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入选“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10部,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特等奖、一、二等奖各1项。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0%,拥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全国技术能手17名。开展实践教学系统化改革,依托实践基地强化人才培养,近五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9项,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4项。
聚力产教融合,协会践行担当
近年来,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积极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号召,依托深圳新能源产业优势,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结合。从校企合作到教材研发,再到国际化职教实践,协会在产教融合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下,协会联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及五家锂电领军企业(贝特瑞、欣旺达、新宙邦、星源材质、海目星)合作共建深圳首个锂电产业学院,填补了国内锂电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空缺;全国首部锂电职业教育教材——《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已正式出版发行,由中国锂电第一人——陈立泉院士作序。
《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在线课程入选教育部“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选课人数已超1.8万人,活跃度远高于全国其他产融课程;探索职教出海,伴随锂电产业上下游产业落地匈牙利、印尼等“一带一路”国家,为当地释放出大量就业需求,为促进人才供需匹配,将围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培训、标准输出等内容向当地转化,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提供扎实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