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陈立泉院士:海陆空全方位开拓动力电池应用新蓝海
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现场
“深圳对我来说是一个福地,50年前有机会从深圳到日本访问,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在9月10日的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道出了他与深圳的不解之缘。1974年大年初一,陈院士首次踏上深圳的土地,那时的深圳,还只是一片亟待开发的热土,远没有今日的繁华与喧嚣。之后,他从深圳赴日本访问一个月,发现中国科技离国际相差甚远,两年后陈立泉院士又赴德国从事晶体生长研究,发现超离子导体可应用于全固态锂电池,他随即转向固体离子学。回国后,他在物理所创立固态离子学实验室,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倡导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共建中试线。历经波折,最终建成规模化生产线,实现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如今,中国锂电行业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正向着领跑全球的目标迈进。而深圳,也成为了全球瞩目的新能源高地。
陈院士在本次报告中提到,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幅覆盖海陆空全领域的动力电池应用新蓝图已经初具雏形,从陆地交通的电动化开始,到近几年火热的低空经济,再到电动船舶,面对动力电池产业的内卷现状,电动飞机和电动轮船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出现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电动船舶的发展标志着绿色航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新的应用场景还为乡村振兴、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农村地区,未来伴随着无人机、农耕地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这些智能设备还促进了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使得农产品能够更快、更便捷地走向市场,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因此,“电动中国”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动力电池作为核心动力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01
深圳低空经济领跑全国
推动“电动中国”


02
eVTOL、电动船舶
是动力电池拓展应用的新蓝海

03
全固态电池技术难点

04
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可能

-
上一篇
海陆空全域电动时代开启!500+行业大咖齐聚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9月10日,由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能源学人主办的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在深圳南山举行。论坛以“向新出发 质行致远”为主题,聚焦产业前沿动态和技术创新,旨在搭建一个跨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探讨电池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方向。
-
下一篇
【论坛回顾】徐政和院士:如果新能源是绿色制造 电池回收就是制造绿色
9月10日,在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做了以《新能源电池回收现状与挑战》为题的报告。徐政和院士从动力电池回收的全球背景、产业技术工艺、最新研究进展等多方面进行讲解,并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