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全产业链共舞,打造固态电池未来!
在当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设备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池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024年9月10日,在“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上,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梁子腾以《协同攻关,推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为题作主题演讲报告。他认为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前景广阔。然而,固态电池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固态电池
欣旺达的研发成果
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尤其在高端电动汽车、智能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对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固态电池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梁子腾,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指出固态电池在这些领域的前景广阔,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然而,固态电池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面临着材料性能不均衡、界面构建困难以及工艺设备不成熟等挑战。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欣旺达凭借其在固态电池领域长达8年的研发积累,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欣旺达的第一代能量密度为300Wh/kg的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而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更是提升至400Wh/kg,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装车验证。这不仅标志着欣旺达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重大进展,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固态电池方面,欣旺达同样不甘落后。其第一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大于400Wh/kg,并已成功通过实验室验证。公司计划于2026年完成该产品的全面开发,届时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固态电池
发展挑战与应对
尽管固态电池前景广阔,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性能不均衡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还没有一款电解质材料能够同时满足良好的加工性、低成本和高离子导电率等要求。因此,欣旺达在研发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材料体系,以期在性能上取得突破。
界面构建是固态电池的另一个核心挑战。如何在电池组装过程中构建良好的接触,并在循环过程中维持界面的紧密接触,是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欣旺达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和设备,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以实现固态电池的稳定循环和高效性能。
此外,固态电池的工艺和设备路线也尚未完全确定。新的工艺和设备需要不断研发和完善,以满足固态电池的生产需求。欣旺达在这方面同样不遗余力,致力于推动固态电池生产线的建设和升级。
欣旺达
协同创新与未来规划
面对固态电池发展的挑战,欣旺达深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取得全面突破。因此,公司积极寻求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固态电池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欣旺达不仅加快了固态电池的研发进程,也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39.18亿元,同比增长7.57%,归母净利润约为8.239亿元,同比增长87.89%;扣非后净利润约为8.104亿元,同比增长119.27%。
未来,欣旺达将继续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深耕固态电池领域,不断推出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和更低成本的新产品。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拓展固态电池的应用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上一篇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与神行电池:助力新能源汽车迈向新高度
9月10日,在“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二部产品总工欧阳小龙以《动力电池开发和应用趋势》为题作主题报告。欧阳小龙深入分析了新能源车的市场动态,并介绍了公司的创新产品。宁德时代的产品开发聚焦于安全、续航、充电、低温性能和保值性,凭借着2万名研发人员和3万多项专利,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
下一篇
电芯绝缘涂层技术突破:UV打印工艺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9月10日,在“2024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能源学人产学研大会”上,深圳市什方智造科技有限公司CTO陈飞作《电芯绝缘涂层UV打印-可量产工艺路径分析报告》主题报告。陈飞指出,作为动力电池关键组件的电芯,其绝缘涂层技术正面临重大革新。传统的PET包膜工艺因制造良率、附着力、耐压性能以及成本等问题,制约了电芯的进一步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什方智造科技率先推出了电芯绝缘涂层的UV喷墨打印大规模量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