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行业峰会>正文

行业峰会

“中国硅谷”距离硅谷有多远?这场对话中,他们这样看深圳…

佚名2023-11-02
2023年11月1日,恰逢第五届“深圳企业家日”。1日上午,以“坚定信心发展壮大”为主题的第五届深圳企业家日“民营经济·鹏城论坛”举行。知名学者和企...

2023年11月1日,恰逢第五届“深圳企业家日”。


1日上午,以“坚定信心 发展壮大”为主题的第五届深圳企业家日“民营经济·鹏城论坛”举行。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同台热议,共谋发展,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广泛凝心聚力。其中,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贺雪琴受邀参加圆桌对话环节,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励建炬,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小祎受邀参加论坛。
微信图片_20231102144715.jpg


(深圳卫视记者 王鹤宁 摄)


在现场,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特别注意到,一场持续约1个小时的圆桌对话,频频引发与会嘉宾们的热烈反响。


华为、腾讯、大疆等创新民企,为什么都在深圳诞生?被称为“中国硅谷”的深圳,距离真正的硅谷还有多远?已经43岁的深圳,未来能否保持向前突破的势头?
随着一连串的问题被抛出,台上嘉宾们展开了一次又一次观点交锋,在这个属于企业家的节日里,激荡出来自一线深圳企业家的精彩火花。



微信图片_20231102144831_副本.jpg 深圳的“基因”和“密码”

在全球竞争中跑出优势

此次圆桌对话由香港全球化中心主席、震海会创始人、凤凰卫视前评论员邱震海主持,参与的嘉宾有:华大集团CEO尹烨,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贺雪琴,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苏华,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宪。


在对话中,邱震海指出深圳是全国或全球科技创新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华为、腾讯、大疆等创新民企,为什么都在深圳诞生?这里面肯定有很多‘密码’。”
微信图片_20231102145223.png 


贺雪琴认为,深圳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锻造出很多龙头企业、锻造出很多产业链上的细分的隐形冠军、领先企业,这是深圳民营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非常大的特征。


深圳的营商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深圳慢慢有一套自己的东西。现在产业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不是孤单的,而是一同在产业链上作战,甚至产业链成为在全球竞争的优势。
“从这方面来说,产业链的整体创新既是深圳的名片,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在深圳这样的土壤,企业家们可以把精力聚焦在如何做大、做强企业,把精力聚焦到如何更好地开发产品,把产品推动市场进步和全球的影响力,这也是深圳的基因和密码。

“因为深圳有完整的产业链,比方说有像华为、比亚迪、大疆等企业引领,会给这个产业链各段的企业提供新产品验证的机会,让整个产业链能为客户端提供有温度、有价值的产品,我觉得这个才是硬道理。”吴宪表示。

微信图片_20231102145350.jpg 

中国的“硅谷”

距离硅谷还有多远?

刘苏华认为,深圳的环境是最像硅谷的环境。这是由于深圳人有拼劲,深圳政府包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及深圳有着全国最好的投融资环境。



邱震海追问道,都说深圳是中国的硅谷,今天的深圳距离硅谷还有多远?

刘苏华表示,实事求是来讲,深圳距离硅谷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我们也在飞速发展。
微信图片_20231102145505_副本.jpg (深圳卫视记者 向仕双 摄)


他指出,深圳有几个努力的方向。

从企业层面来讲,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而不是只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尤其是鼓励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摒弃赚快钱的思维,把资源聚焦在产业的细分领域争取重点突破,打造隐形冠军。“如果深圳能够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哪怕细分到只是做一个零部件,我们就会离硅谷越来越近。”


尹烨则认为,深圳没有必要一定要对标美国的硅谷,以未来的伦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也挺好。

他提出,要让大家从过去的红海竞争转到蓝海竞争,这当中的基础投入需要研究所、需要大学,更需要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能不能跟公立大学一起办教育,真正培养一批有用的人才?这么做才能从过去生产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文化的创新走到最根本的科技创新。”

他指出,深圳有几个努力的方向。

从企业层面来讲,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而不是只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尤其是鼓励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摒弃赚快钱的思维,把资源聚焦在产业的细分领域争取重点突破,打造隐形冠军。“如果深圳能够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哪怕细分到只是做一个零部件,我们就会离硅谷越来越近。”

尹烨则认为,深圳没有必要一定要对标美国的硅谷,以未来的伦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也挺好。
他提出,要让大家从过去的红海竞争转到蓝海竞争,这当中的基础投入需要研究所、需要大学,更需要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能不能跟公立大学一起办教育,真正培养一批有用的人才?这么做才能从过去生产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文化的创新走到最根本的科技创新。”

贺雪琴认为,深圳能够慢慢弥补基础创新、基础研发上的缺失。“基础创新、基础技术的突破和深圳未来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优势,我觉得会使深圳的竞争实力、行业地位、产业地位会比较快地追上硅谷。”


   未来:对冲产能过剩

   开疆拓土占领市场

圆桌对话的最后环节,当嘉宾们谈及深圳的未来发展,刘苏华认为,还是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并让金融机构更加敢于给民营企业投放贷款,加大尽职免责条款细化的力度,让大家更无顾虑地去支持民营企业。


“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场景能不能在深圳率先开放场景,这个事情是意味深长的。渴望我们能把技术在深圳开花成长,而不要墙内开花墙外香。”尹烨直言。
微信图片_20231102152311.jpg 


吴宪表示,自己一直在呼吁整个生态的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空间链和产业链形成协同驱动,以头部企业的价值引领深圳整个生态的成长。


贺雪琴则最为关注产能过剩的问题。他表示,特别是新能源产业,两三年时间就把整个产能翻了好几倍,这里面暗含着巨大的产能过剩风险。“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政府可以多一些落到实处的支持,鼓励新能源科技企业早点‘走出去’开疆拓土,不要忽视了海外市场的重要性。”
微信图片_20231102152354.jpg